世运文库
+ 查看更多
70年记忆 | 怀念马家庙甲12号的那些日子+ 查看更多
70年记忆 | 怀念马家庙甲12号的那些日子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9-16 13:48
发布时间:2021-03-12 16:15 来源:中国报道世界语新闻
全国世协始于1951年3月11日
今年是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70周年。我不由地想起北京市东城区马家庙甲12号。那里是全国世协(1951年)及其刊物世界语《中国报道》(1950年)的创建地,也是新中国世界语事业的起步点和发祥地,还是1956年国务院根据胡愈之同志的报告批准恢复协会工作和刊物出版的地方。

▲ 全国世协工作人员与匈牙利世界语者、拖拉机专家季拉依合影(前排左二为作者,在马家庙甲12号于1958年11月)
1957年12月,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派李辛同志和我去那里工作。李辛作为办公室主任主持工作;我干一些行政事务工作,有时间就自学世界语。
马家庙甲12号在一个短小狭窄的胡同里,很少有人能找到它。只有邮递员熟悉,因为全国世协在北京邮政总局租了个“北京77号信箱”,邮递员每天要送来大量的国外世界语书信报刊等资料。甲12号院里有个日式怪楼,可用房间不多,只有2间作为办公室,1间作为收发和库房。两旁各有一间几乎不见阳光的长方形房间作为宿舍。这一层下面是1大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有1个公用自来水管。办公室的上一层是4-5间小阁楼,每间只能放一张床,高个子进屋直不起腰来。当时有1部电话挂在楼道的墙上,还有1辆德国老式的倒闸自行车。
我们刚到这里时,六位老同志正忙刊物出版工作。他们说: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就是按期把刊物送到读者手里。这本双月刊主要报道新中国的重大政治活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我国的古老文化、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等。
他们工作繁多,虽各有分工,但有时要大家一起搞包装发行。我记不清了,可能是外贸部的一位老世界语者周力来访,一进门就开玩笑说:“这里真是庙小神灵大,你们几个人在创造奇迹啊。”这说明条件差一点,但几位老同志却干着通向全世界的大事。他们就是新中国世界语事业的开路先锋。

冯文洛
冯文洛同志年纪较大,戴着深度近视镜,思想活跃,工作认真,作风朴实无华。他当时负责协会工作总体安排,定期开会讨论。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风雨无阻。进入办公室就坐下来,审定世界语稿子或自己翻译稿子,很少讲话。星期六或星期日晚上,要骑自行车去劳动人民文化宫世界语班教课,无报酬但乐此不疲。

张宏凡
张闳凡同志是一位学者,工作严谨,不善言语。他负责中文选稿、编辑、改定稿工作,有时赶任务,连看饭锅时手里还举着稿子,此外,他还负责国内通联工作。

陈世德
陈世德同志是个乐天派,心直口快,开会总爱第一个发言,善于交际。他总管事务工作,还要搞翻译、校对、下印刷厂。还负责北京世界语者俱乐部工作,每个星期日聚会一次,找地址,印发通知,练习口语。
我敬佩的是李士俊同志,当时年富力强,勤苦学习,语文水平提高很快,是当时主要翻译力量,善于翻译诗歌。他有一次去印刷厂拼版、校对。在回来的路上,遇上大雨,全身浇透,回到办公室刚要换衣服,发现自行车后座上校对资料丢了,又原路回去找,但没找到。第二天早晨派出所来电话问:有一包外文东西是不是你们的。拾到者把它当成机密文件顶着雨送到这儿。他立刻取回,表示感谢。他的家庭环境很不好,他爱人患病,一般白天睡觉,晚上吵闹不止。但他能在困难和逆境中生活,从不迟到早退,照常上班,真是铁人。
张载同志主管收发刊物订单,打地址签,组织贴签包装,要按规定时间把刊物送到一个朝阳区外事邮局去,否则赶不上班船,读者就要晚一个月收到。当时的《中国报道》在20多个国家有代销人,发行量四千多份。廖芝根同志主要搞翻译、校对工作。他当时年轻、单身,常去义务劳动,干一些杂事。

方善镜
1958年下半年,李奈西和方善镜来了。李奈西是办公室主任,负责协会全面工作。方善镜同志风度翩翩,性格倔强,办事认真,忠于世界语理想,敢于打破常规。他先是搞翻译,后来专门负责编译《鲁迅小说选》,出版后得到读者高度评价和赞扬。这些老同志就在这儿为新中国的世界语对外宣传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他们的名字将刻在中国世界语史的丰碑上。
这本刊物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巴西读者奥里维拉来信说:“《中国报道》以优美高水平的文字和有吸引力图片使数以千计的读者得到满足。它的巴西读者们一致称赞贵刊,不仅解了世界语的使用价值,而且增进对中国传统、风俗、历史和艺术的了解。”日本读者森真吾说:“《中国报道》努力为各国读者介绍各种消息和问题,报道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和中国人民的五千年文化和现代生活,并成功地在中国和各国世界语者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1959年初,我们搬到东四三条一个四合院办公,条件有了改善。1960年末,机构调整,我们搬到中国外文局大楼。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外文局领导下,这些老前辈解放思想,精神焕发,继续忘我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语新生力量,推动全国世协和《中国报道》的大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学好党史,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我国世界语传播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责任编辑:柴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