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 查看更多
北京世协秋日茶叙 | 让“非遗”遇见“非遗”+ 查看更多
北京世协秋日茶叙 | 让“非遗”遇见“非遗”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8-22 10:38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下午两点,艳阳高照,北京帽儿胡同一个居民小院内,陆续走进来一些热气腾腾、鬓挂飞丝的人,未及落座,忙不迭地扇风擦汗,此时,有人递过来一瓶“冷泡茶”,喝上一口,顿觉舒爽,暑气消去一半。抬头看,一位素装着身,气质清雅的年轻人正在讲冷泡茶怎么泡、怎么喝……

2023年8月19日,由北京社科联主办、北京市世界语协会组织的一场社科普及讲座活动的现场,主讲还没开始,这一进门的“客来敬茶”,就先让到场的人们爱了。
北京市世界语协会是1981年成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职责是团结和组织在京的世界语者研究、应用、宣传和推广世界语。协会每年参加北京社科联主办的社科普及讲座活动,继2020年协会举办了“茶和天下”大型国际影像展之后,今年的这一场讲座,我们再次将茶与世界语放在一起说。因为,中国茶与世界语有着奇妙的内在契合。
茶既是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世界语(Esperanto)是1887年创立的一种中立语言,也叫国际辅助语。自其创立就具有和平的“内核”,赋予了说这门语言的人一种“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世界语不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更多强调不同族群的人们所具有的共性文化,这种“共性文化”集合了“共情”的人们。

茶源于中国,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等路径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进行传播和流通,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具国家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世界语诞生于波兰,它的创立者柴门霍夫博士把它献给了全人类,目前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活跃着它的使用者。2014年11月20日,世界语正式成为波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体现着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传递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价值观。“ESPERANTO”字面意思是“希望者”,它的中立、平等、无争的理念百余年来带给人们民心可以相通的希望,在全世界播撒和平。
那么,当“非遗”中国茶遇到“非遗”世界语,又会产生怎样的美呢?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北京市世界语协会会员林莉莎在她的《中国茶 世界语》演讲中,谈起了参与推进“茶与爱·茶和天下”文化交流项目时的经历。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茶有着强烈的共同的热爱。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各地方各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让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地茶文化的丰富多彩。而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世界语进行交流了解到的。通过这些优美的经历,林莉莎认为,世界语者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世界语者的出国机会多,视野开阔,对国外的国情、习俗和文化等等有一些了解,同时有着广泛的海外朋友圈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所具有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人脉优势、语言优势、渠道优势、交流优势等,世界语者要将自身这些特点转化为传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林莉莎演讲《中国茶 世界语》
在林莉莎的演讲中,我们看到二十多个国家的人们发来的小视频,大家用一个相同的句子向我们发出问候:Ĉu vi trinkas teon hodiaŭ?今天你喝茶了吗?
客来敬茶,大家会心一笑。

天津市世界语协会副会长演讲《从渤海之滨到中亚珠玉》
既然是有关茶与世界语的社科普及讲座,哪能少得了专业的茶博士。北京静照堂茶社社长刘斌先生第三个出场,为大家开启了一堂精彩实用的讲座:《秋天如何健康饮茶》。他说,希望通过一杯茶能带给大家:愉悦的身心,欢乐的家庭,祥和的社会大环境。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推广茶带来的真实妙用。将喝茶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让忙碌的身心回归到当下的觉知生活。
时当秋初,这讲座来得及时,大家听得兴趣盎然,纷纷起身来到讲台前,捧一盏专业茶人冲泡的白茶,在老北京胡同里这个优美的四合院中品味一份茶香的惬意。
讲座活动接近尾声,互动环节,在北京工作的巴西世界语者拉斐尔先生为大家表演了马黛茶的冲泡和饮用方法。和中国的茶道文化一样,马黛茶的冲泡也有仪式感。沉甸甸的带有银饰镶边的马特杯在人们手中传递,一根带有滤网的吸管深深地插入杯底,埋在马黛茶中,想要喝茶的人就用这个吸管吸一口茶水,然后交给下一个人,这奇特的品饮方式让人感到新奇,也令人们对这风靡南美的茶文化印象深刻。

巴西世界语者介绍南美名品马黛茶
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三个小时的讲座活动转眼就结束了, 近四十位来宾都有些意犹未尽,国际在线楼兰平台项目总监杨冬霞说:“在老北京胡同小院里喝茶的感觉太棒了!这次参加活动,还有幸认识了几个世界语朋友,她们把中国茶介绍给世界各国的世界语者和爱茶人,因茶结缘,也让我了解了外国的茶文化。这样的讲座很有意义,很期待下一次的奇妙相遇。”


大家三三两两在四合院的花架下、翠竹旁交谈、拍照留念、相约再聚,在晚霞的辉光中依依不舍地道别离去。
(文/图 北京市世界语协会 张永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