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

一束光,一世情——纪念老师李士俊

发布日期:2023-03-29 19:54
2023年3月29日是李士俊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日。
图片
李士俊(1923-2012)

李士俊先生是著名的世界语翻译家。他是世界语学院的院士。他翻译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他还是世译本《红楼梦》的审校。
我们称他李老师。

图片
1950 年 9 月,成都世界语者欢送李士俊(二排左六) 去北京参加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筹备工作。

李老师出生在河北安国。孩童时代,为了躲避战争随家人逃难到南方。他的中小学教育是在四川完成的。中学毕业后,先后做过电译员和报纸编辑。1940年在重庆一所中学任教时开始学习世界语。1946年加入了成都世界语协会并担任秘书,同年成为全球世界语记者协会的会员。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参与了筹备建立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工作,其后几十年,一直在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工作,退休前是该杂志的副总编辑和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副总编辑及全协机关刊物的总编辑。九十年代初,他退休之后两次应聘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即后来的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教授世界语,继续在他钟爱一生的世界语事业园区耕耘不辍。他在世界语创作、翻译、教学、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领域做出了巨大成就,他是继老一代中国世界语者胡愈之、楚图南、巴金、叶君健等人之后的中国世界语事业的又一座丰碑。2012年11月10日老师因病逝世,享年89岁。

图片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世界语版

李士俊先生有一个世界语名字Laŭlum, 是追随光明的意思。老师生前自述,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世界语。

在新中国出版的世界语图书目录上,李士俊的名字占了很大的比例,他是《中国报道》杂志书评专栏作家。他的世界语名字Laŭlum在国际间各种世界语杂志频频出现,他多次担任国际世界语大会大学校长和论坛主持并做主题报告。他在世界各地的演讲主题明确、题材广泛,他讲中国诗歌民谣,讲世界语运动,讲国际语言发展,讲世界语教学,也讲世界语文学。他在各种世界语文学活动中获奖频频,他为中国世界语者赢得荣誉。

在他生病期间,他对前来看望的学生说,一直以来他心中都有一件忐忑不安的事情,那就是,他自己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却受聘大学教书。而作为学生的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2012年夏天我在匈牙利与当地世界语者交流时,无意中透露出我是Laŭlum的学生,匈牙利朋友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我知道,那羡慕不是给我的,而是投向老师的赞羡,是向李士俊先生致敬。听完了我的讲述,老师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微笑。两天之后老师撒手人寰,我想他的匆匆离开,应该是没有遗憾的。

图片
2011年5月,李士俊在全国世协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

作为学生,我见证了老师在世界语教学方面的成果。多年以来,他编写出版多部入门课程教材、初中级教材,还曾为青岛电视台拍摄的世界语教学片《希望》编写了课本。2012年,在昆明举办的国际世界语教师大会为先生颁发了荣誉会员证书,当时我就坐在鼓掌高票通过的委员会委员之中。
Laŭlum,一束光,一世情。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征稿
李士俊先生身后留下了大量的文稿。其中为大学生编写的高级世界语教程《世界语翻译艺术课程》(KURSO PRI LA TRADUKA ARTO DE ESPERANTO)和《世界语文学漫步》(PROMENO TRA L`ESPERANTA LITERATURO)记录了老师提携后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前者是他一生从事世界语翻译工作的总结,后者是他为后学们精心整理的一份世界语文学精品书目书单。目前两部教材均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华语教学出版社付梓排印,将于年内出版。中国世界语教师协会在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发起征文活动拟出品《李士俊先生纪念文集》,纪念文章内容可涉及世界语运动、教学、写作、翻译、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文章文体不限:论文、书评、诗歌、散文、讲述、回忆……

来稿请投:
弓晓峰:(Arko)
arko.gong@qq.com
魏玉斌:(Jado)
458916867@qq.com
于建超:(YU Jianchao)
skzjyujianchao@sina.cn
征稿时间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

(文 于建超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