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文库

李波:故人已逝 思念于心

发布日期:2023-02-03 13:41

第8届全国世界语大会上,本文作者与侯老合影。

惊悉侯老仙逝,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与侯老的微信往来,抖动着手指到处寻找如何将这些往来信息打包保存......

侯老的微信头像是一朵红得耀眼的小花。我花盲,软件识别说是木棉花。不问缘由,我认定就是木棉花了,木棉花象征着对英雄的敬畏,对幸福的美好追求,或许这是侯老细腻心思的写照。

和侯老初次相识是在1993年,当时我在山东泰山钢铁总公司政治部任职,那一年,泰钢升格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新闻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多去结交些新闻界的朋友,成为我工作中的一部分,通过我的好友、北京社科联王彦京结识了时任中国报道社副社长的侯志平老师。第一次见侯老,他也只是笑咪咪地听我滔滔不绝,没给我任何承诺。

没想到第二天,王彦京就联系我,说侯老要设家宴招待我们。 那应该是一个周日的上午,我有些拘谨地跟着王彦京走进侯老家的客厅。与其说是客厅,还不如说是书房更恰当。一长两短组合沙发没有贴墙摆放,面对沙发的一面墙全部都是书橱。坐定后,我起了话头,从与王彦京共同参加世界语国际围棋赛聊起;参加世界语围棋赛是因为认识了肖克,肖克引领我了解了世界语;认识肖克是因为单位安排我采访他,话题总能牵出新的线头,有点扽着扽着又扽出一头小毛驴的味道...... 但不管怎么扽,那条主线始终没有离开世界语。

时近午饭时间,侯老突然收起笑容,若有所思地说:“企业要发展、世界语要普及、新闻媒体要在改革中求创新。我的意见是,中国报道社在泰钢建立记者站,利用这个机会做到三赢”。话不多,却振聋发聩,也令人深思。

接着,侯老一摆手,说了句:具体怎么办,你们先想想。扭身去忙午饭了,预告中午摆四川火锅。

我和王彦京就侯老提出的设想,在书房转着圈想方案,转着转着才发现沙发不贴墙实在是太方便,我们转圈了——记者站搭台、经济唱戏、世界语助力,如果能成功、三方共赢!

饭桌就放在走廊,方桌上摆满了小碗,碗中盛放各种菜、各种调料。边行饕餮之事,侯老边说出他设想建立记者站的目的 —— 增加《中国报道》和《LA MONDO》的销量、扩大世界语的影响,如果有可能,在泰钢职校开办世界语班。中国报道社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泰钢扩大社会影响。为了方便工作,侯老第二天就给我办理了特邀记者证。通过这件事,一方面让我感受到侯老开阔的工作思路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我领教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也难怪《中国报道》杂志后来搞得有声有色。

后来在中国报道社和泰钢政治部的共同努力下,组织了北京十多家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赴泰钢采访,提升了泰钢的社会影响力。中国报道社泰钢记者站也为《中国报道》发行以及系列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财力上的支持,真正做到了三方共赢。那段时间,泰钢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包括办公室主任、教育处处长、科技处处长等,都对世界语由不知道到产生浓厚兴趣。

2022年5月,通过王彦京我再次和侯老有了联系。在微信往来中,侯老介绍了他在退休后如何学习移动媒体新技术,并把他的摄影作品、旅行游记、世界语最新信息、他编著的有关世界语的文章不定期转发给我,让我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世界语爱好者愧颜,唯有隔三岔五发个问候。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发了“俄罗斯之旅”18篇,发完后还微信问我对照目录有没有漏缺的?然后又把我缺少的几篇再次发来......

侯老年长我一轮有余,在业务往来中,他睿智的头脑和高效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良多;在退休生活中,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生活热情令我钦佩不已。回忆起与侯老交往的日子,感慨良多,有感而发这篇小文,不知不觉嘴角上扬;翻看和侯老的微信往来,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潸然泪下。

侯老是朵木棉花,听其名平凡如霁;
侯老是朵英雄花,闻其声雷鸣于心!


作者介绍
李波 江苏南京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1993年开始学习世界语,曾任中国报道杂志社特邀记者,山东泰山钢铁总公司政治部主任、呼和浩特铁路局首届文联理事、南京市质监局质量工程师培训讲师。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