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文库
+ 查看更多
孙明孝:回忆祝明义老师+ 查看更多
孙明孝:回忆祝明义老师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11-29 20:35
疫情以来,人们习惯于居家办公,亲朋好友的聚会和礼尚往来少了,微信群和朋友圈都“静默”得吓人。在疫情的笼罩下,一切不可能都变为了“可能”,所有板上钉钉的都要做好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心理准备。对世界语者而言,唯有世界语消息也许能唤起自己的兴趣。国内最早在微信圈里发出祝明义老师逝世的消息的是杭州李忠民老师,李老师转发了胡孟崮女士与祝明义孩子的一段对话。看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的心也沉了下来,接着全国世界语者都像我一样进入了亲人去世般的悲痛和惋惜之中,唁函、唁电、悼词接连不断。通过全国世界语界对祝明义老师逝世的反应,足以看出他对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力。

祝明义获得资深翻译家称号
在中国世界语运动的不同时期,都涌现了不同的历史人物,从清末民初世界语传入中国初期的陆式楷、盛国成、许伦博到民国时期的蔡元培、鲁迅、黄尊生、区声白,从五四运动到民族救亡运动中的巴金、胡愈之、叶籁士、陈原,到改革开放世界语运动鼎盛时期的方善镜、李士俊、张闳凡、周尧、李乃西等世界语者,都为中国世界语运动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的事迹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世界语者们。我想,祝明义老师作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专职干部和副秘书长,他不光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谋划者、亲历者和推动者。我国召开的两次国际世界语大会、多次全国世界语大会,以及多次组团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都少不了他的参与。

祝明义翻译的《柴门霍夫演讲集》
我在1983年开始学习世界语的时候,摆在我床头的书籍就是祝明义老师翻译的《柴门霍夫演讲集》和黄石市世界语协会编写的《世界语者们》,这两本书成了我学习世界语的动力,是我了解世界语文化的第一批重要读物,是我走向世界语理想之邦的法宝。我床头的《柴门霍夫演讲集》都被我翻破了页。每当我看到柴门霍夫那激情慷慨的演讲和极富有理想主义的话语,我的心都像在燃烧一样激动。同时,我也享受着祝明义老师翻译的优美词句。2010年祝明义老师又再版了这本书,我就把该书推荐为枣庄学院世界语专业的辅助教材,由韩国著名世界语者、世界语学院院士朴基完博士讲授。后来我又得到一本祝明义老师编写的《世界语课本》,可以说这是我见到的词汇量大、词法和句法严谨、文化内涵丰富的一本好教材。再后来我购买了一本祝明义老师编写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会话手册》。2005年,韩国世界语协会会长李永求教授访问枣庄时,一眼就看上了这本书,我就把这本书借给他看。通过阅读祝明义老师编写的图书,我就对他有了大致的了解,他是一位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的学者。1987年枣庄市世界语协会成立,我担任了枣庄世协秘书长后,与全国世协联系就多了起来。多次参加全国世界语活动,与祝老师的交流接触多了起来,他给我的印象是工作严谨,原则性强,而又不失灵活性,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刚正不阿的工作作风和挺拔的身姿,他富有热情的话语和细而不赘的工作态度都会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2009年祝明义访问枣庄学院,与时任枣庄学院副党委书记胡小林在一起交谈
1994年,中国医学世界语大会在枣庄召开,我作为大会的筹备人之一,与祝老师又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他对大会筹备和世界语活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始终指导着我们的世界语工作。2009年,他应邀参加了第三届(枣庄)国际世界语节活动并为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师生举办了一场生动的世界语报告会。2013年,祝明义老师、原全国世协会长谭秀珠和世界语部主任陈吉应邀来枣庄学院,为世界语博物馆展陈图文解说做审稿工作,让我又一次见到了祝明义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博物馆至今还收藏着他们审校的文稿,这些资料让作为博物馆负责人的我受益匪浅。

2012年祝明义出席全国世协常务理事会
2016年枣庄学院启动了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世界语)系列丛书的编译工作,第一部作品就是中世双语《墨子》,我们有幸邀请了祝明义老师担任审稿工作,为了取得审校效果,祝明义老师多次与译者佐佐木照央博士联系探讨审校和定稿问题,还经常性与我联系谈编辑、编审问题,在祝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学到不少编辑知识,为后来几本书的编译工作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可以说,没有祝老师实战性的技术指导,我的编辑质量很难符合出版要求。


说起世界语博物馆,祝明义老师也是主要捐赠人之一,在博物馆内设有祝明义藏品专柜。2013年,就世界语博物馆藏品捐赠问题,我和巴岩处长专门到北京访问了全国世协、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拜访并看望了李士俊、谭秀珠、邹国相、祝明义、侯志平、张载、叶念先、秦凯基等老世界语者。老世界语者们纷纷向世界语博物馆捐赠了藏品,祝明义也捐赠了一批珍贵的藏品。其中有1954年胡愈之使用的《民盟手册》;有1951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成立大会的合影照和编号绿星章;有几十本二战后期出版的《英国世界语者》;有1971年越南保卫和平世界语协会访华时赠送的、用美国飞机残骸打造的编号戒指;有极其珍贵的批量世界语邮品和照片;有他本人使用的打字机等等。

德田六郎捐赠的《东方评论》1923年合订本,祝明义移交

祝明义使用的外文打字机
可以说祝明义老师是当代中国世界语者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不仅在学术上、教学上、世界语推广上都有着令人钦佩的成果,而且在为人处世、工作作风方面都有着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之处。如今斯人已去,留给我们的任务是接过前人的旗帜,为世界语的推广普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终生。
(文/图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秘书长、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高级实验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