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 查看更多
我为《走遍世界》创作班歌+ 查看更多
我为《走遍世界》创作班歌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9-18 12:30
编者按:9月底,《走遍世界》简明世界语学习微信班开始上线。该班共有260位学员,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各行各业,同时还有来自韩国、波兰、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的学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学员们将组织成一个大家庭,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有趣味的任务,为世界语事业发展助力。班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员,他们把自己的爱好融入世界语学习中,来自山东枣庄的袁伟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袁伟老师作词的《走遍世界》世界语班歌
与世界语的不解之缘
1991年10月,我参加了当时在枣庄经济干校举办的世界语学习班,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只是掌握了世界语的一些基础知识,随后加入了枣庄世协,成为了会员。多年来我经常参加枣庄世协组织的各种年会、宣传和纪念活动,世界语创立者柴门霍夫博士的初心和理念吸引并感动了我。在他的精神激励下,我与世界语结下了深深的情缘。2012年,我在孙明孝老师的邀请下,加入了他所创办的“山东青年世界语俱乐部”,并积极参加俱乐部的各项重要活动,被评为“功勋会员”,后来当选为俱乐部的监事长。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我参加了由国际世界语经贸联盟主办的第一期《走遍世界》世界语公益学习班,班主任是黄敏老师,主讲人是赵承华老师。就这样,我从零开始,又学习了一遍世界语的基础知识。遗憾的是,由于多年来在本单位工作较忙,加之缺乏语言环境,我本人的世界语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

作者近照
在世界语学习中“修炼”诗歌创作
我从年轻时心中就有一个文学梦。1985年至1987年,我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函授学习。学习期间,我在《枣庄日报》发表了第一篇散文诗歌“知识的宝藏在哪里——请让我告诉你”,从此以后就钟情于诗歌创作。但由于所在单位工作繁忙,我的诗歌创作中断了,直到2014年2月在单位内退以后,才有了比较宽松的时间,重新激发了热情,先后创作了三百多首诗歌。出于对世界语的爱好,我写了不少世界语题材的诗歌,其中为枣庄世协成立二十周年创作的《雪后红梅花更艳》被庆典文集收录,《世界语,我的良师益友》被评为优秀作品。近几年,我创作了《我为世界语者唱赞歌》《为枣庄学院世界语莘莘学子祝福》《为了绿色的梦想》等专题赞美世界语者的诗歌三十多首,集中体现了我对世界语的认识和情感。此外,还有近20首其它题材的诗歌发表在《山东青年作家》《枣庄日报》《市中新报》《甘泉》等省市报刊杂志上。

作者发表过的部分诗歌
世界语公益学习的启示
国际世界语经贸联盟连续三年举办公益性的“首期商务世界语口语及语法班”“首期走遍世界简明世界语微信班”“第二期走遍世界简明世界语微信班”,在为世界语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今后宣传扩大世界语的影响和推动世界语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习班提高了国民对国际文化的认同性,利用世界语这门独特的语言工具,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相互学习促进,对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黄敏老师和主讲老师赵承华,无偿为培养世界语人才做贡献,也是具有爱心的公益人士,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所以,我积极报名参加这样的学习班,并参加征集班歌等活动,这对我自身也是一次锻炼和提高。

作者(二排右五)欢送孙明孝老师退休
我为世界语班创作歌曲
首先,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年轻时代因忙于本职工作而无暇顾及,如今退了休,时间上有了一定的自由,虽然又坠入繁忙的家务中(培养外孙),但我的文学梦始终没有放弃。“第二期走遍世界简明世界语微信班”的班委会在全国学员中征集世界语班歌活动,我感觉非常有意义:一是能起到宣传和扩大世界语影响的作用。二是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60位学员来自世界各地,更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凝聚世界语的文化共识,唱响班歌,让和平的声音通过世界语的渠道传播出去,将是有益的尝试。三是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被班委会的创意所打动,创作激情油然而生。“希望之舟,从这里启航;希望之火,燃烧在胸膛;希望之星,在夜空闪耀;希望之光,把前路照亮”……世界语的希望和梦想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在创作这首歌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班主任黄敏老师和曲作者王星存老师的指点,例如“绿色之宇,迸发出力量!”“我们怀揣着梦想,把汗水洒在大地上”“昂首挺胸自由飞翔”“披荆斩棘奔向远方”等铿锵有力的词句,都凝结着黄敏老师和王星存老师的智慧和心血。黄敏老师多年来从事公益事业,敬老助残、扶贫济困,热心世界语事业,对世界语的理念理解较深,通过举办世界语公益学习班,在全国培养了大批世界语人才。负责作曲的王星存老师,是全国知名的词曲作者,安徽蚌埠人,13岁开始写诗,大学中文系毕业,一直担任中学语文教师,2000年开始音乐创作,2009年以来创作歌曲100多首。《淮河晨报》曾于2011年5月17日以《固镇新马桥中学的罗大佑》为题报道了王星存的音乐成就;2011年5月23日,安徽卫视“新安夜空”栏目以《音乐神人——固镇有个罗大佑》为题,专门对他进行了报道。另外,黄敏老师还联系了资深世界语者杨海春老师,帮我把这首歌词用世界语进行了译配,提升了这首班歌的层次和影响力。杨海春老师世界语名haicjo,是中学高级教师,于1964年自学世界语,1979年春开始在安徽淮南宣传推广世界语,在淮南市成立了世界语小组并编辑《煤城之声》刊物,后更名为《爱好》(maroto),为我国文革后的第一份民间铅印世界语小报。1980年杨海春老师在淮南市科协举办世界语知识讲座、世界语师资培训班,接着成立世界语协会,担任理事长,同时参与安徽省世界语协会的筹备工作,被选为省世界语协会的副会长,担任《世界语者》杂志的副主编,被聘为黄石世界语函授班中级班教员。
为世界语的梦想而奋斗
对于“如何为世界语的梦想而奋斗”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也很单纯,那就是怀揣着对世界语的情结与梦想,克服家庭的繁重家务影响和年龄偏大的不利因素,认真学习世界语,不断提高世界语的应用水平,积极投身世界语运动,为宣传和推广世界语这一人类崇高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具体来说,我积极参加世界语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本人所在的山东世界语俱乐部的各项活动,为组织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将来走出国门创造条件,参加国际世界语界的交流活动,扩大视野,广交朋友,为国际世界语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青年时期的作者
图、文/袁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