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 查看更多
我和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 查看更多
我和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9-15 10:00
文/孙守德
二十年前,我认识了孙明孝老师,开始了解世界语。孙老师对世界语事业的一往情深和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我,是他领我走进了中国世界语的队伍中,世界语工作也成为我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世界语倡导世界和平的美好理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就这点来说,就深深吸引着我。
在这二十年里,我一直践行着一名世界语者的使命,从2005年枣庄文化广场柴门霍夫像的矗立到2012年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筹建,再到2014年世界语林和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的创办,可以说是一路风雨、一路风景,感慨万千。

2014年3月15日枣庄国际世界语林启动
在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的筹建过程中,我作为创办人,心怀世界语文化理想,身负每一位世界语者的寄托、期望和期待,砥砺前行。这些年,很多世界语朋友都来过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参观和指导工作,为我指点迷津。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森林公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现在(枣庄)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占地758亩,是在世界语林基础上发展建设的浅山人工植被公园,目前公园接待中心、水电路网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园内的国际世界语林占地约50亩,全世界约200名世界语者捐资助林700多棵。

2018年3月25日(枣庄)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接待中心落成

2018年4月1日比利时世界语者哈森参加捐资助林活动
但遗憾的是,受三年疫情的影响和土地规划的限制,公园规划方案始终未能确定,但我会继续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协调,力争早日确定。
今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长刘大为在地方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调研,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公园的建设规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始全面梳理园内工作,整合园内资源,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其中具体工作包括:招商引资、总体规划的调整、主题建筑的设计、园林绿化、单区功能划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

2023年4月13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长在枣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永生陪同下到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调研指导
园区在保有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世界语零碳共享地球村”,建筑风格采用了“土、石、木、竹”自然风格搭建。园林绿植以和原有自然生态相互填充的方式进行规整、搭配和升级改造。公园的运营采取“经济共享模式”,即以认养、领养、挂牌、托管合作、自助共享的方式进行运营。同时园方推进自愿参加筹建的招商模式,紧密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园区的运营主题是:追忆世界语发展史、拓展世界语文化、开展世界语研学及线下活动。园区将通过与地方文化特色有机结合的方式,更加有效地助力和展示世界语文化特色和独有魅力,让更多的国人知道世界语,了解世界语,更好地使用世界语。
在园区未来的运营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依然需要更多的世界语者参与帮助,并在此欢迎世界语志愿者参与相关建设工作。
一路的学习、沉淀和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世界语事业的伟大和艰难。我认为,世界语学习不仅仅指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是贵在实践和运用。我们可以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世界语更加浅显易懂,便于掌握,以兴趣致学,加深学生对世界语的全面认知。
常言道:”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是的,世界语之所以能够以今天这样的业态展示给世人,是因为有许多世界语者前仆后继,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世界语事业建设当中。我们身为世界语者,理应忠诚于自己的信仰,致力于把这一“美好的理想,崇高的事业”发扬光大。
正如刘大为会长所说,”世界语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人类的事业、国家的事业、群众的事业、终身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真心地期望我的分享能够给更多世界语者带来一份力量,能够唤醒更多世界语界的有识之士,和我们一起共唱《希望之歌》,坚定信念,携手同行,为世界语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也期望更多的世界语者们常回家看看,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等着你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