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 查看更多
路德维克·克里斯多夫·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去世+ 查看更多
路德维克·克里斯多夫·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去世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10-11 10:56
发布时间:2019-10-11 18:42 来源:中国报道世界语网
据国际世协消息,10月9日路德维克·克里斯多夫·扎莱斯基-柴门霍夫(Louis-Christophe Zaleski-Zamenhof)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
2015年,法国里尔,L.C.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在第100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路德维克·克里斯多夫·扎莱斯基-柴门霍夫1925年1月23日出生于华沙,是一名土木工程师。路德维克是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长子亚当·柴门霍夫的儿子,出生时原名路德维克·克里斯多夫·柴门霍夫(Ludwik Krzysztof Zamenhof)。为纪念他的祖父,他的个人名字中用了他祖父的名字路德维克。在纳粹德国占领华沙期间,为隐藏犹太身份,他把自己的姓由柴门霍夫改为扎莱斯基,战后两个姓被合在一起,成为扎莱斯基-柴门霍夫。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常年住在巴黎,讲法语、英语和世界语,在家中讲波兰语。他曾是国际世协名誉会员,拥有法国和波兰国籍,是柴门霍夫家乡比亚韦斯托克(Bialystok)的荣誉市民。

约1935年,路德维克(右一)和家人。左起,母亲 Wanda、父亲 Adam 和姑姑 Sofia
1934年,路德维克表示希望参加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他的父母提醒他,在不懂这门语言的情况下参加世界语大会无助于他了解该语言。于是在姑妈索菲亚和莉迪亚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世界语,并很快掌握了它。由此开始了他“小王子”的新角色。在历届世界语大会上,他都成为与会者的关注对象:1934年在斯德哥尔摩,1935年在罗马,1936年在维也纳,1937年在华沙他都代表柴门霍夫家族向大会致辞。1939年9月,德国飞机轰炸了华沙。柴门霍夫家居住的国王(Królewska)大街41号的房屋被完全摧毁。那时,路德维克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

2015年,在里尔国际世界语大会上,柴门霍夫一家参加座谈会。
1946至1949年路德维克在华沙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之后取得博士学位。1959年,他移居巴黎,并在法国和其他国家继续他的职业生涯,从事陆地和海洋工程建设,同时他还在巴黎建筑学院和米兰理工学院任教。他发表了许多专业性的文章,出版过相关书籍。在其职业生涯中,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博士成为了通过预力混凝土建设海上石油平台的先驱。多年来,他在巴黎建筑学院讲授建筑理论,也是米兰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讲授海洋建筑工程,并在几个国家授课。1993年退休后,他参与了很多科学会议的专业咨询,包括世界语大会。1949年,路德维克与克里斯蒂娜·蒂斯卡结婚,育有两个女儿:汉娜(1953)和玛格丽特(1958)。2015年在里尔举办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上,路德维克和女儿玛格丽特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和相关的座谈会,在那次大会上玛格丽特表示她将开始学习世界语,之后她师从匈牙利语言学家卡塔琳学习这门语言。今年7月在芬兰举办的国际世界语大会开幕式上,玛格丽特用娴熟的世界语致辞,获得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L.C. 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和女儿玛格丽特
1987年,世界语百周年之际,第72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这次世界语大会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吸引了6000名与会者,另外还有约1000名临时与会者。时任国际世协总干事西莫·米洛耶维奇(Simo Milojević)设法联系到了柴门霍夫家族的七名成员,包括路德维克和他的妻子。作为世界语创造者的后人、华沙人,以及世界闻名的海洋“人工岛”建筑师,路德维克成为与会记者和参会者关注的焦点。

L.C. 扎莱斯基-柴门霍夫和比亚韦斯托克副市长在2008年国际世界语大会上。
作为柴门霍夫基金会成员,他多次访问比亚韦斯托克,负责柴门霍夫中心的建设。2000年,他的祖父,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在评选“20世纪比亚韦斯托克人”投票中获得最多选票,路德维克代表柴门霍夫家族接受了荣誉证书。2007年,他与约瑟夫·毕苏斯基等14位杰出人士一起被比亚韦斯托克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责任编辑:柴晶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