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
Ĉina Esperanto-Ligo
serĉi
登录
注册
首页Ĉefpaĝo
发现世界语Esperanto
世界语是什么?
世界语在国际
世界语在中国
世界语能做什么?
Unesko-Kuriero
媒体报道
全国世协Pri ni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领导机构
协会文档
协会动态
各地世界语组织
青年活动
专业委员会
媒体报道
会员Membro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会刊阅读
会员图书馆
世界语学习Lernado
视频课程
学习指南
词典与语法
世界语进阶
世界语国际考试
世界语软件
活动与组织Aktivado
最新活动预告
各地活动消息
如何组织世界语协会
第十四届全国大会
KS 2022
世界语百科Kalejdoskopo
世运文库
世界语万花筒
在线图书
会员图书馆
商店Vendejo
合作与赞助Kunlaboro
登录
注册
字母的全球旅行(下)雍和宫的牌匾上都是什么文字?
关闭
返回上一级
世界语万花筒
+ 查看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语百科
>
世界语万花筒
>
字母的全球旅行(下)雍和宫的牌匾上都是什么文字?
字母的全球旅行(下)雍和宫的牌匾上都是什么文字?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
2021-12-17 18:10
三千年前,腓尼基字母在西亚地区形成后,有东、西、南三个主要传播方向。向西,发展出了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向南,发展出了埃塞俄比亚的吉兹字母;向东,则上高山下海洋,形成了亚洲地区丰富多样的字母体系。
腓尼基字母流行起来后,腓尼基人的邻居,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阿拉姆人开始用腓尼基字母拼写阿拉姆语(与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同属一个语族),并在公元前8世纪(相当于中国的西周末期、东周初期)分化出了阿拉姆字母(又叫阿拉米字母、亚兰字母)。
阿拉姆字母
在阿拉伯语兴起之前,阿拉姆语曾经是整个西亚的通用语,据说在耶稣基督的时代,当时犹太人日常用的口语就是阿拉姆语。这门语言随着商业和宗教传播到北非、欧洲、波斯、印度,甚至大唐。阿拉姆字母因此广泛地传播开来。
一块以古希腊文及阿拉姆文双语书写的古印度阿育王碑文,约公元前3世纪。
在公元前200年左右,从阿拉姆字母中分化出了希伯来字母,即如今以色列的官方文字。到公元1世纪,阿拉姆字母演化为叙利亚字母,用来书写阿拉姆语的一种方言:叙利亚语。这门语言作为中东一些基督教教派的官方语言,在4-8世纪成为当时中东的通行语文。
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叙利亚文
11世纪的叙利亚文书籍
这样的文字是不是已经和现在的阿拉伯文很像了?阿拉伯文和叙利亚文一样,是从右往左书写的。阿拉姆字母在公元前2世纪演化成纳巴泰字母,这种文字又在公元4世纪发展成阿拉伯字母。这么看,阿拉伯字母大概相当于叙利亚字母的堂表亲戚。
阿拉伯字母在词首、词中、词尾各有相应的写法,这种特征与回鹘文、蒙古文、满文等文字体系相同
阿拉伯字母发展至今,成为仅次于拉丁字母后世界上第二多人使用的拼音文字。不仅阿拉伯语使用阿拉伯字母,伊朗的波斯语、阿富汗的普什图语(均属于印欧语系),中国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均属于突厥语系)都使用阿拉伯字母。阿拉伯字母还被用来书写汉语(中国回族的小儿经)和马来语(东南亚的爪夷文)等语言。
阿拉姆字母在它的原生地(西亚地区)留下了阿拉伯字母体系,又通过一南一北两条传播路线催生了大量的文字系统。
在北京雍和宫的匾额上,自右向左分别写着满文、汉文、藏文和蒙古文,其中满文、蒙古文源自北路传播的阿拉姆系文字,而藏文源自南路传播的阿拉姆系文字。
阿拉姆字母的后代叙利亚字母来到中亚,产生了粟特字母。粟特字母在公元100年至1200年的中亚广泛使用,不仅如此,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粟特人还把他们的文字带到了波斯、欧洲,乃至长安、洛阳。
西安市未央区出土的北朝粟特人墓葬——史君墓的粟特文墓志,讲述了旅居中原的粟特人史君与妻子康氏的人生故事
粟特人的商业以及管理能力给草原上的回鹘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鹘人随后开始用粟特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并形成了回鹘文。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落后,命令原乃蛮的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教授蒙古人回鹘字母,以拼写蒙古语,即为回鹘式蒙古文,后世又演化为蒙古字母。到17世纪,新兴的后金国则在蒙古字母的基础上改造创制了满文。本来粟特字母是由右至左横写、行数从上至下。然而,回鹘文却转了逆时针90度,变成从上到下写直书、行数从左至右。其后的蒙古文、满文/锡伯文皆跟随回鹘文的书写方向,成为如今的状态。
婆罗米文字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阿拉姆字母传播到南亚,形成了婆罗米字母,这就是南亚和东南亚一系列文字的祖先。
婆罗米系或印度系文字广泛使用于南亚、东南亚、部分中亚及东亚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多人使用的文字系统。这类文字有个显著特点:写法十分繁杂和华丽,与世界上其他文字的简洁形成强烈对比。
图片来自知乎:多邻国Duolingo
直接或间接源自婆罗米系的文字包括书写梵语的天城文、印度南部的帕拉瓦文、缅文、泰文、老挝文、高缅文,以及中国的藏文、西双版纳傣文等等。这些文字构成了一个百花齐放,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
不同的藏文书法字体
源自西亚地中海边的字母,通过南北两条路线的传播,经历了各异的文化,最终会师在金黄色的中国古建筑上面,而这里恰恰是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文字体系的大本营——人类文化的旅程真是奇妙。
分享到: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
登录
.
Submit
京ICP备2022018144号
由
起飞页自助建站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