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国家图书馆里的世界语博物馆+ 查看更多
维也纳是地球上拥有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这其中有着许许多多奇怪的博物馆,例如避孕流产博物馆,监狱博物馆,艺术赝品博物馆和葬礼博物馆等等。作为奥地利国家图书馆一部分的莫拉德宫内就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博物馆,它们分别是世界语博物馆和地球博物馆。

2005年,世界语博物馆由奥地利新霍夫堡皇宫(Hofburg)的国家图书馆迁到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莫拉德宫(Palais Mollard-Clary)。

维也纳的世界语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世界语图书、图片、磁带、纪念品、音像资料等等,是国际上最权威的世界语资料中心之一。此外,80多年来,博物馆不间断地搜集人工语言的相关资料。目前,这里拥有500种人造语言的文献资料,包括35000册书籍、2500本杂志、3000件实物展品、5000部手稿和抄本、22000张照片和底版、1200幅海报以及40000份宣传册。其中,世界语是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维也纳的世界语博物馆里,矗立着一尊中国中国著名世界语诗人苏阿芒的半身铜像。据说铜像刚制好时,他还不满30岁,但已被许多有名望的外国作家所瞩目,并称其为“我们文坛地平线上在东方闪烁着的一颗新星”。
苏阿芒(1936--1990)原名苏承宗,曾任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任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13岁学写中文诗,以惊人的毅力自学外语;先后掌握了世界语、意大利、英、德、法等多种文字。19岁起苏阿芒用外文写诗,他的《我爱你,中华》、《在詹天佑铜像旁》、《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近三百首抒情诗、叙事诗,在世界50个国家用二十多种文字刊载。
1956年,高中毕业后苏阿芒开始自学世界语,后坚持世界语创作,曾翻译中国古代诗歌,并用世界语创作抒情诗,出版的诗集有《春日悲歌》、《苏阿芒诗集》。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了他的意大利文诗集《来自中国的诗》。他曾当选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名誉理事,天津市世界语协会理事,淮南函授学校名誉校长,安徽《世界语者》杂志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