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活动消息

叶工:我的恩师与榜样

发布日期:2021-09-16 09:53
  发布时间:2021-06-18 16:40 来源: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
               
文/林力源 图/广东省世界语协会

惊悉叶树滋先生病逝,我难抑心中悲哀,彻夜难眠。中国世界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世界语者的样板——广东省的老世界语者,叶工是最后一个了,没有了,再也没有了。这些可爱的老世界语者,我与他们的交往,他们的音容笑貌,对我的谆谆教诲,以身作则的榜样,德高望重的品德,一幕一幕地在我面前闪过:杨康华、叶选平、林树森、梁嘉、梁威林、王屏山、任泊生、罗范群、董世扬、刘坚、杜襟南、黄文康、凌峻昌、梅日新、许慈如、陈原、黄尊生、章沙红、李益三、叶树滋、符立、陈绮绮等等。这些前辈,大多是在解放前就学习了世界语,参加了世界语活动,现在都是领导。他们一直都在关心世界语,用种种方法为世界语活动创造条件,如广东省世界语协会成立伊始,成为全国唯一的三有(有工作人员、办公地点、资金)世界语协会。这些前辈,我大多到过他们家,接受过他们的指教,如梁威林、王屏山、罗范群、董世扬、刘坚、杜襟南、黄文康、凌峻昌、许慈如、李益三、叶树滋、符立。因为有他们,广东省的世界语运动风生水起,成立第一个省级世界语之友会,召开第七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同时举办了七场学术研讨会,在老世界语者座谈会上有三位老红军出席(董世扬、刘坚、杜襟南)。除此之外,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在人生道路选择、待人接物、处事之道方面受益匪浅,甚至获得关键的指导,特别是王屏山、董世扬和叶树滋。

我与叶工认识有四十个春秋。第一次见面是1983年在武汉华中工学院举行的“中国首届科技世界语大会”,当时真是相见恨晚,双方心照不宣,几十年来不但在世界语领域,在其他几乎各方面彼此都是绝对信任,从来没有过差池,叶工的口头禅是“我只听林教授的”,我们对叶工更是把他当成主心骨,大事都征求他和其他老同志的意见。这种信任,达到依赖的程度。这主要是叶工用他一生铸就的“德高望重”。

他在中学期间就开始知道并学习世界语,抗战时在重庆参加了世界语班的学习,著名世界语者冯文洛、方善境是他的教师,曾禾尧、曹湄飘等著名世界语者是他的同学。在这些人身上,他不但学习了世界语知识,更是学到了一个真正世界语者的高贵品质。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广东世界语运动的“三老”(刘坚、叶树滋、李益三)不但开课上课,还积极为成立广东省世界语协会而奔波不已,他当时已经是厅级干部、全国人大代表,但从来没有架子,只要是世界语的事,他都去努力,还用业余时间编写了世界语科普文集,自费出版,为世界语在科普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他的专业也是精益求精,硕果累累。在中国硫酸制造业,他是前卫,成果与专著等身,平时待人接物,宽厚仁义,因此深受领导与同事的嘉奖与拥护,他的形象就给人一种信任和尊重。

除世界语外,我们也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有一段时间,我们三人约好(叶工、张工、我)每星期六去北园喝早茶,坚持了几年,叶工响应华工管理系主任叶教授,组织了一批专家高工成立了“高达公司”,主要是进行科技咨询工作,他任董事长,我也应邀参加。我创办早期教育和幼儿园,叶工总是支持,积极入股。

广东省世界语界有一种尊老的传统,每年都要去看望老世界语者。2020年疫情,我们仍然去看望了叶工,当时叶工精神很好,自信活到100岁不成问题,我们也准备为他举办100岁大寿,谁知没有等到。叶夫人王老师说,叶工20日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就无痛无声安详地走了。我对王老师说,你要好好保养身体,给叶老师做百年的愿望,你来完成。王老师点了点头。

叶工——我的恩师与榜样,我会永远记住你!

广州市世界语者接待友好城市福冈世界语代表团(森真吾为团长)

参加第一届全国世界语大会的广东代表团成员,1985年,云南昆明

参加第一届全国世界语大会的广东代表团成员,1985年,云南昆明

参加第一届全国世界语大会的广东代表团成员,1985年,云南昆明

叶树滋参加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1986年,北京

叶树滋参加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2004年,北京

叶树滋出席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责任编辑:柴晶晶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