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活动消息

中国世界语史留下了您的英名 ----悼念杨给守同志

发布日期:2018-12-24 11:20
  发布时间:2018-12-24 15:45 来源:协会秘书处

昨晚我正在看新闻联播,接到小谭电话,说老杨今晨走了,你知不知道,我说不知道。但我对他的逝世不感到惊奇。因为一个多月前,我因核实他来中国报道社的时间给他家里打电话,几次都无人接,第二天上午也是如此,在我心里突然有不祥之感。下午四点多种,我再次打电话,是他们家的保姆接的,说老杨住院了,因为心衰,她正要去医院换班。晚上我再打电话,是他女儿接的,我问:金红,你爸爸怎么啦?她说,我爸爸心衰住院了,现在每天只能吃几勺米汤,靠输白蛋白维持生命。近几年来,我每次见到他,都要问他身体怎么样,他告诉我,腿肿,走路有些困难。俗话说,年纪大了,男怕穿靴,女怕带帽。意思是男的怕腿肿,女的怕头大(肿)。这就是不好的兆头。



老杨于1965年从江西青年报调到我社,至今已经53年。其间我们每次在一起,都能像老朋友一样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在报道社他曾担任图片部主任,同大家相处得很好。他严于律己,总是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耘。他在摄影艺术、鉴赏水平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所领导的图片部为中国报道杂志艺术地再现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很大贡献,受到读者广泛赞誉。我在通联组工作期间,每年都要收到大量读者来信,他们高度赞赏杂志的彩色中心页、封面、封底,也十分欣赏我们杂志的设计,可以说,他领导的图片部,就是我们杂志的终身美容师,我们的杂志被赞为世界语杂志中最美最好的杂志。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老杨虽然不懂世界语,但他对世界语的活动和发展非常关心,特别对我们社世界语后继乏人表示关注。

老杨生于1930年,今年是他的米寿年,本想去看望他,但因我今年3次住院,两次手术,自顾不暇,不能远行,未能如愿,现在天各一方,终成遗憾!

老杨是江西新干县人。因为上世纪90年代我们出版社为他的家乡出版新干县志,举行首发式,我同他和尚礼同志一起去过他的家乡。他们家乡真是山清水秀,非常漂亮,在县里还有一个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保存了远古时代大量的文物,许多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县级博物馆中非常罕见。我和老杨、老姜都非常高兴,因为胡乔木、楚图南、胡绳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这本县志的出版题了词,这在县志出版方面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县的领导非常高兴,称赞他为家乡做出了贡献,我想这也是我们亲爱的世界语对他为世界语做出的贡献的一种报答吧!因为这三位国字号的领导人都是世界语的坚定支持者,为了中国世界语出版社能生存下去,当我求到他们时,他们都鼎力支持。

老杨于1949年参加革命,曾担任过小学教员、教务主任。195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艺术系,后任江西青年报社编辑、记者。1965年调中国报道杂志社工作,历任摄影美术组组长、部主任、编委,主任记者,曾在《中国报道》《人民画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大量图片和文章。装帧设计的画册主要有世界语版的《世界屋脊上的西藏》《长城内外》等;美术作品有中国画《留得清香在人间》《飞瀑翠竹•熊猫》等。摄影作品有《冷水岭瀑布》、《圭峰风光》等。在中国报道社内开办的世界语班学习过世界语,为中国报道和世界语事业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兄弟,我们会记住他的名字,中国世界语运动史也留下了他的英名。一路走好,我的好兄弟!在天国再见吧,那时我会招待你吃我们家乡的重庆火锅!

侯志平于12月22日凌晨
                                                                                   
  
 责任编辑:柴晶晶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