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万花筒
+ 查看更多
【E-知识】世界语会分化出方言吗?+ 查看更多
【E-知识】世界语会分化出方言吗?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11-26 14:38
学过英语的我们,一定听过这么一个奇葩的存在:印度英语。

“就听出咖喱味了,没听懂啥意思。”
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英语,已经分出了好些个方言,那么理想丰满的世界语,也会同样变得方言林立,沟通困难吗?
虽然人数少得多,但世界语和英语一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大到中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小到黎巴嫩、东帝汶、布隆迪、多米尼加共和国,学世界语的人来自各种不同的民族和语言背景。那么大家都用自己的母语发音去说世界语,会不会难以交流呢?

实际上,根据小编自己和上述国家世界语者的交流感受,虽然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各样的口音(akĉento),但远没到影响理解的程度。况且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人们的世界语口音会逐渐趋向中立——或者说标准的口音。
在网络时代,方便的多媒体沟通手段也促进了各地世界语者口音的趋同。
回到印度英语的话题,在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培养殖民地官员,在印度开展了英语教育。印度独立之后,印地语和英语成为官方语言。然而,印度作为世界上拥有最丰富语言的地区之一,内部并没有强势的通用语,印地语也只通行在印度北方地区,印度各邦之间的交流仍然要用英语。
这导致了什么状况呢?印度人学英语主要不是为了和一年见不到几次的英美人交流,是为了和其他印度人交流。
于是用印度语言发音习惯说出来的英语,就愉快地产生了。
当然,拥有更多国际交流机会、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也完全可以掌握不带印度口音的英语。
对世界语者来说,学习世界语不是为了和自己的同胞关起门来交流,而是国际交流。想实现国际交流就必须采用对方能懂的方式,所幸《世界语基础》已经为大家提供了互相理解的基础,并且有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语学院维护该基础,保证语言的稳定发展。
你可能还有疑问,即使现在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学标准世界语,假如几百年后世界语成了全人类的语言,那它也总有一天像拉丁语一样再分化出地方语言的。
拉丁语作为罗马帝国(Romia Imperio)的语言,曾经通行于整个帝国境内。随着罗马帝国的瓦解,原本统一的拉丁语随地域的不同逐渐分化产生各种方言,这些方言后来形成了今天的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等罗曼语族(latinida lingvaro)语言。

当代欧洲的罗曼语言
我们来看看造成拉丁语分化的原因:
主要有各地历史传统的彼此隔绝、罗马帝国治前各地原有语言的影响、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战乱和社会变迁等等。
世界语是用于国际交流的第二语言,对这门语言的发展来说,各个国家间的和平与平等交流环境非常重要。而且世界语创造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取代谁的母语,相反世界语者和世界语运动支持通过多语性(multlingveco)来促进国际交流,支持弱小民族保护自己的母语和文化。
由于世界语家庭的的影响,世界语也成为了数千人的母语。那么,世界语会被母语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吗?实际上,还从来没有存在过只会讲世界语的人,在世界语家庭长大的孩子,除了从父母一方或双方那里学会世界语,还至少要掌握当地社区的语言。母语者(denaskulo)将世界语作为家庭语言,并不生活在一个由母语者组成的世界语单语社群中。即使他们在习得世界语的过程中对语言做出了改变,如果想和父母顺利交流、参与进世界语群体中,同样要接受标准用法。从这个角度看,和其他语言不同,世界语的发展和传承不取决于母语者,而主要取决于第二语言使用者。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说“世界语属于所有使用它的人。”
世界语是服务于国际交流的语言,使用者天然寻求和他人保持一致而不是偏离; 世界语学院保证语言的稳定发展,不脱离《世界语基础》; 世界语主要由后天学习的第二语言使用者传承。
如果你有任何看法,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分享到: